中国翻译人才“专业化”箭在弦上
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在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二○○五年度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结果的通知》中确定,中国内地高校首批获准设立的翻译专业将在复旦大学成立,并于2006年开始面向中国内地招生。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和经济、旅游、文化等行业的迅猛发展,翻译越来越“吃香”了,而中国翻译人才的“专业化”转型也已是箭在弦上。
市场期待掘金者
随着中国市场日趋国际化,各种国际会议应接不暇,国外资料大量引进,社会对翻译工作的需求也日趋增加。据记者得到的一份美国权威机构对世界翻译市场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翻译市场的规模将在二○○六年达到两百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而目前中国翻译公司的消化能力仅在十亿至十五亿元人民币左右,其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近期申城人才市场却频频遇到招不到翻译人才的情况。据上海市人才市场有关人士表示,最近接到的好几单人才代理都是需要翻译人才的,包括出国留学中介、机械制造业的企业,用人单位都开出了相当吸引人的条件,但还是一才难求。
懂外语先要懂中文
“目前中国内地学习英语的人数达超过三亿,而翻译人才缺口却高达百分之九十。”复旦大学翻译系系主任何刚强教授表示,外界常常认为“懂外语”便“会翻译”,但两者其实并不等同。
把“保税仓库”译为“保证税收的仓库”,“五四运动”成了“五四(体育)运动”……沪上一家翻译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一个英语专业八级的大学毕业生,翻译的文章却是中国人看不懂外国人也不明白。有关专家表示,好翻译既要精通外语也要理解中文原意,只有经过系统培养和严格训练后才能成为合格的翻译专业人才。
据何刚强教授透露,相对于社会上众多的中高口译辅导班,中国高校首批推出的翻译专业将更注重翻译的“内功”——多角度扩展学生知识面,在课程设置上添加《古汉语选读》、《多文体阅读课程》等必修课;此外,还特别设立《翻译与思辨课程》以加强翻译人才思辨能力的培养。
翻译将更“专业化”
据记者了解,一名优秀的专业翻译在时下的申城职场可是“超白金”群体,沪人才市场上最紧缺的专业类翻译人才的工资最高达到每小时两三千元人民币。
据何刚强教授介绍,在学院单独设立英汉双语翻译专业,正是为了满足外界对翻译人才的旺盛需求。首批设立的英汉双语翻译今年预计招收一个班,约十六七名学生;今后还将扩展至其他外语如日语、法语等的专业翻译人才;此外,随着专业发展,还将设立硕士、博士点。
(编辑: twinx)